生活上,有的人患上消化性溃疡后,长期性由于溃疡发作后可自行愈合,愈合后又易重复发作,常有上腹疼痛长时间重复发作的特点。整个病程较长,有的可长达几十年。患者对此不可大意,当患了消化性溃疡应及时去医院做治疗。
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周期性发作,这个是溃疡的特征之一,特别是以十二指肠溃疡比较突出。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、几周或更长,继以较长时间缓解。全年都可能会发作,以春、秋季节发作较多见。
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,或在脐上方,或在脐上方偏右处;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,但稍偏高处,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。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。因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不十分确切,所以,疼痛部位通常是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。
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。一天中,装晨三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,胃酸分泌较低,故在此时间内较少发生疼痛。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一般是在两餐之间发生,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后缓解。
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,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,特别是在睡前曾进餐者,可发生半夜疼痛。胃溃疡疼痛的发生不规则,常在餐后一小时内发生,经大约两小时后逐渐缓解。
影响因素。疼痛常因精神刺激、过度疲劳、饮食不慎、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;有的还可能会因休息、进食、以手按压疼痛部位、呕吐等方式而减轻或缓解。
疼痛性质多呈钝痛、灼痛或饥饿样痛,一般较轻而能耐受,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。
其他症状。此病除中上腹疼痛外,还有唾液分泌增多、烧心、反胃、嗳酸、恶心、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。食欲多保持正常,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,这样便导致体重减轻。身体症状有失眠这些神经官能症表现,或有缓脉、多汗等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。
体征溃疡发作期,中上腹部有局限性压痛,程度不重,其压痛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。
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持下列观点:细嚼慢咽,避免急食,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,后者能稀释和中和胃酸,并可能具有提高黏膜屏障作用;有规律地定时进食,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;当急性活动期,以少吃多餐为宜,每天进餐四次至五次即可,等症状得到控制,应鼓励较快恢复到平时的一日三餐;餐间避免零食,睡前不宜进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