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要进入细胞里,第1步要靠胰脏分泌胰岛素,第2步是胰岛素受体蛋白要和胰岛素结合并启动搬运机制。
如果第1步有问题,这样的患者就称为“1型糖尿病”,如果第1、2步都有问题,那么则称为“2型糖尿病”,两者相比,2型糖尿病的患者数量要远远高于1型。
胰岛素是由胰岛内B细胞分泌的,如果这些细胞受到破坏、损伤,自然就会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,这就是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存在的状况。
如果自身受到损伤乃因保家卫国,抗击异族而起,那倒还值得自豪,死得其所。可惜的是1型糖尿病人B细胞并没有受外敌之害,而是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所攻击而潸然倒下。为什么免疫系统要去迫害老实的B细胞?很抱歉,至今为止这个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原因还未真正明确,但与基因缺陷有关却是肯定的。
如果有此基因缺陷的人感染了某种病毒(如风疹病毒、柯萨奇病毒等),这意味着噩梦的开始。因为这些病毒拥有与B细胞极其相似的抗原,也就是说,在免疫系统看来,他们长得颇为相像,于是就在把病毒消灭的同时,顺便也把B细胞给咔嚓掉了。
如何应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
(1)糖尿病患儿的心理问题与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,因此,糖尿病患儿的家长需要端正心态,不仅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孩子,还要在孩子面前树立积极乐观的形象,定期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功课,让孩子意识到,只要能够积极控制血糖,就可以享受和大家一样的生活。
(2)1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要意识到不良情绪会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,纠正不良情绪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的表现。
(3)不仅是糖尿病患者,患者的家属也要积极学习糖尿病知识,家长对患儿心理、血糖控制等多方面的正确引导很重要。
(4)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会直接影响血糖控制,1型糖尿病患者要树立健康正面的个人形象,保持乐观心态,多与其他糖友沟通,向控糖积极的糖友学习,增加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。